在浩瀚的宇宙深处,有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天文奇观——创生之柱。这些巍峨的星云结构,坐落在鹰状星云的中心区域,自1995年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拍到它们以来,就以其如梦似幻的美景,俘获了全世界的目光。
最近,NASA借助哈勃与韦布太空望远镜的数据,发布了这些星云结构的全新3D可视化影像。这部影片,堪称迄今为止对这些孕育新恒星的星云最为全面、最为精细的多波长展示。
创生之柱主要由冷分子氢和尘埃构成,受到附近年轻炽热恒星发出的强烈星风和紫外线的侵蚀。这些结构顶部伸出的“手指”,其长度甚至超过了整个太阳系。在这些“手指”中,可能孕育着处于初始阶段的恒星。其中最为壮观的一柱,横跨三光年,几乎接近我们太阳到最近恒星距离的四分之三。
通过这部影片,观众仿佛能够穿梭于创生之柱的三维空间之中。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艺术享受,更是基于科学论文中观测数据的精心制作。影片的制作团队由巴尔的摩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(STScI)的科学家领衔,他们利用哈勃和韦布望远镜的数据,展示了星云在可见光和红外光下的多样面貌。
在哈勃望远镜的可见光视角下,创世之柱呈现出深邃的棕色不透明尘埃与明亮的黄色电离气体,背景则是清新的青绿色。而韦布望远镜的红外视角则揭示了尘埃的橙色至棕色半透明质感,电离气体呈现浅蓝色,背景则是深邃的蓝色。
哈勃望远镜能够捕捉到数千度高温的发光天体,而韦布望远镜的红外视力则能穿透尘埃,观察到温度仅有数百度的更冷天体,如那些隐藏在星云柱中的恒星。
这种多波长的观测方法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。现在,借助这一全新的3D可视化技术,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,体验这片充满魅力、引人入胜的星际世界。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,更是一次深入的科学探险,让我们对恒星的诞生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